坐骑上的市井
孙宪 2024-12-16
编者按:在繁忙的城市生活中,人们都行色匆匆,很少能有人停顿下脚步留意周围陌生人的状态。在孙宪看来,交通路口作为人们经常短暂停留的公共空间,其展现的丰富元素成为观察社会不可多得的场所。于是他守在合肥几处车水马龙、熙来攘往的交通路口,透过鲜活的记录,定格下以电动自行车、三轮车等作为交通工具的普通骑行人,呈现大时代里小人物的世间万象,让观者感受到浓厚的市井气息。
车后的绿植,合肥市阜阳路双岗交口 孙宪 摄
在图像传播已高度发达的八九年前,我临近退休时接触到摄影,最初想借其填补退休后的精神空虚,也一定程度地想对少年时期丢失的绘画爱好重新找到一个出口。我常追忆过去的生活——我出生的县城、转乡三年的乡间生活、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两段读书时光、多年的工厂经历等,那么多带有时代烙印的过往回旋于脑际,却无法以影像成为时间的刻痕留存,成为我个人的遗憾,也是时代的遗憾。现今,历史的遗憾考验着今天摄影人对生活的理解力,我虽仅仅是一个摄影爱好者,也不应缺乏这份理解力。
争宠,合肥市阜阳路双岗交口 孙宪 摄
退休后的生活空间,除了摄影等爱好,也要分配一些关照外孙,从幼儿园到小学四年级,我一直负责骑电动自行车接送。在享受隔代人同乘一骑的快乐外,我单人骑行时,则不由观察起与我同行、交会、特别是拥堵一处的同类们,我发现这是当今城市生活的重要一景。 今天,现代人除了借助高铁、民航、公交、地铁出行,骑行已与绝大多数人的生活相伴。在城市,活跃各个路边街角的骑行族,由往昔“自行车王国”的中国人变为今天中国最大的出行族群。今天,骑行工具不仅仅是脚踏自行车,以电动自行车为主的各式骑行车辆名目繁多,论经济价值,已难挤入当年的“四大件”之列,但就吃、穿、住、行生活必需中的“行”而言,其重要性不言而喻。现代城市生活除了享受到互联网虚拟技术提供的各种便利外,每个人仍要受所在生活空间的牵制。在绝大多数城市,大多数人每天的辗转腾挪、往返行止,还无法完全依赖于各种现代公共交通工具实现,即使相当多私家已具有高档交通工具,也不足以解决所有的舟车之劳。故而,便捷的骑行便由中国人的传统生活跃入今天的城市生活。
影迷,合肥市蒙城路与北二环交口 孙宪 摄 我发现,较之于现代交通的其他出行方式,骑行仿佛更多地体现了现今常态下百姓生活的生态,从中更容易触摸该地域百姓生活的脉搏。在快节奏的城市生活中,人的流动成了其活力之源,较之驰行于主要道路的大体量交通工具,骑行族是城市最具活力的血液组成。他们出没于城市的大街小巷和各种犄角旮旯,渗透于城市的每根毛细血管。他们具有多样的车辆品牌,外观繁杂,有着各种细微、不同生活美学的投射。他们出行的时间和地点各异,除了在正常城市集中上下班之外,会出现于不同的时空点。
除骑行者自身外,他们车载的人或货则丰富至极。与其同乘的人,年龄、身份、职业跨度非常大。车载之物无奇不有,家什杂物、工作所需、学习之用、猫狗虫鱼……凡生活日常所需或急需,尽管其长短、大小、色泽、面貌、动态各异,日日不绝,或惯常或创造性地载达目的地。
在日日骑行洪流的裹挟中,我对这一流动的风景有了拍摄冲动,期盼摄入我生活城市中这种鲜活而流动的人文景观。经一段时间跟拍,我感到有拍摄难度,不论是静止或骑行,由于难以靠近流动多变的被摄者,很难抓到一些流动而鲜活的骑行画面。
爱物,合肥市阜阳路与固镇路交口 孙宪 摄
经过观察和思考,我发现,在一些较大的交通道口,利用交通信号灯红灯亮起的间隙,有个接触被拍对象的短暂机会,容易拍摄成功,一试果不其然。之后,我注意与现场交通执法人员沟通,在其默许后开展拍摄。为有序拍摄,我不断对合肥市城区中的阜阳路、蒙城路、寿春路、新蚌埠路上的“骑行族”实施了“扫街行动”。
现在,我的外孙已渐渐成为助手,我会将手机交给坐在后座上的他,我在前座驾驶的同时,指挥他操作完成我所需的画面。我盼着他再大些就可以操作相机拍摄了。摄影也会伴随他的成长,成为观察市井百态和人间万象的途径。
作者简介:
孙宪,安徽省摄影家协会会员。倾心于社会纪实拍摄的学习、探索,留心日常社会生活的观察,尤其关注身边可触碰的普通人的生存状况和精神状态。
相关文章
固原新图景
李刚2024-12-16
坐骑上的市井
孙宪2024-12-16
在曲靖“野生”街拍
万汇洲2024-12-16
《大众摄影》2020年度影像十杰——张洁 作品
2021-01-22
《大众摄影》2020年度影像十杰——于家睿 作品
2021-01-22